公司动态

天贝合历史十倍股分享-颐海国际

2023-02-24

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

一家快速增长的企业又突然面临增长乏力,过程该是多精彩。

颐海国际在香港股市的表现,应该更精彩。

   图1:股价表现


2016年7月上市,约34亿港元。2021年2月最高1555亿港元。四年半涨幅约44倍!

不过,2021年1月到2022年10月(132亿),约一年半又跌92%。

我们先看第一阶段的颐海国际。


2005年四川海底捞成都分公司成立,

2006年第一条火锅底料生产线在成都正式投入运营,但仅对内进行火锅底料供应。

2007年借助海底捞品牌向第三方经销商供应火锅底料,进入超市、杂货店、街坊小店等零售渠道,经营范围逐步走向全国。


2013年颐海国际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,可永久享有海底捞商标的独家免费使用权,是海底捞集团在中国的火锅底料产品最大供应商,为颐海高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

2016年独立上市。

2017年颐海推出自热小火锅,正式进军方便速食领域,取得不俗成绩。

2018年确定多品牌策略,陆续推出“哇哦”、“筷手小厨”等原创子品牌,推进方便速食、休闲食品等细分领域发展,扩张第三方渠道。

到颐海国际上市时,在火锅调味料市场是第二名。

   图2:竞争格局情况,来源:招股书


海底捞占颐海国际的营收长期在50%以上

海底捞占颐海国际的营收长期在50%以上,而且海底捞对于颐海国际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,所以需要进一步了解海底捞才能看透颐海国际的发展。


海底捞的故事起源于1994年的四川简阳,用海底捞高管的话说,海底捞的发展经历了几个关键的时间点。

01

第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是1999年海底捞从四川简阳走到西安。

02

第二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是在2004年,也是在创业10年之际,海底捞将第一家火锅店开进了北京。

从1994年到2009年,海底捞每年的门店增长都是个位数,直到2010年,海底捞历史上第一次增加了10家以上的门店。

2010年,海底捞在全国的门店达到50家,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。

03

第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出现在2012年,海底捞第一家海外门店在新加坡开业。

从2010年到2016年平均每年新增门店为20家左右。

2016年颐海国际上市了,而从2017年到2020年,海底捞的门店数量开始实现大跨步增长。在之后海底捞上市资料里有具体描述。

      图3:开设餐厅数量情况



除了海底捞好到“变态”的服务外

支撑海底捞快速发展的逻辑是什么呢?

据Frost & Sullivan(沙利文)报告,在2017年3.2万亿营业额的中国餐饮市场中,火锅是中式餐饮行业的第一大品类,市场份额达13.7%,2017年总行业规模为4362亿元。


在八大菜系的光辉之下,火锅是一个异类,因为火锅无需厨师,小料也可根据个人口味调试,火锅是餐饮业中最容易实现标准化的品类。

放眼世界,这种标准化的模式做的成功的有麦当劳、肯德基、星巴克、喜茶等,这些都是好的商业模式加持下的品牌。


伴随海底捞的高速扩张,叠加公司拓展渠道和开拓新品类,颐海国际上市以来业绩持续快速增长,伴随市场给的估值提升,颐海国际一度达到1500多亿港元。

事情正在发生变化。

2019年底,不可预测的疫情突然爆发了。

疫情对于餐饮行业是个沉重的冲击,而对正处于快速增长期的海底捞和颐海国际来说或许是个机会。

在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,海底捞疯狂开店超500家,店铺数量更是增长到1298家;2021年上半年继续扩店约300家,店铺数量最高时达到1597家。


有时候人算不如天算,谁也不知道疫情持续多久。


张勇在2021年的一次投资交流会上公开承认,因盲目自信导致了对趋势判断失误,


他说:“去年(2020年)6月我进一步作出扩店的计划,现在看确实是盲目自信。当我意识到问题的时候已经是今年(2021年)1月份,等我做出反应的时候已经是3月份了。”

2021年3月,海底捞发布2020年盈利预警,净利润预计同比下降约90%。

随后海底捞启动“啄木鸟计划”,关闭300家不达标店铺,从而使店铺数量下降到1297家,基本上回到2020年年底的水平。产生的一次性损失及减值损失约33亿元至39亿元。


所以海底捞和颐海国际股价短期内大幅下跌,从最高市值双双下跌了80%以上。


站在当下,我们需要思考海底捞和颐海国际的行业有没有发展前景?公司的护城河有没有被侵蚀?


历史上类似商业模式的案例有星巴克。


星巴克在2008年受金融危机和竞争对手冲击,股价下跌80%,卸任8年的星巴克核心人物舒尔茨,不得不重新回归。针对星巴克产品SKU无序扩张、低效运营、供应链混乱管理等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,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。星巴克股价从2008年底到2021年,最高涨40倍。目前市值约1231亿美元。

不同时期,不同公司不能简单类比,不过海底捞和颐海国际能否困境反转,立足当下,值得我们思考。


小结


1、标准化是易于扩张的商业模式。


2、在企业发展过程中,往往是危和机并存。顺境时需要居安思危,逆境时可能再次困境反转。


THE AND



020-38559796
ten-bagger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