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贝合历史十倍股分享-爆款的消费电子产品复盘与启发
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
一、爆款消费电子产品
1、定义
消费电子指的是那些与消费者日常生活、工作和娱乐密切相关的电子产品,这些产品侧重于个人购买并由个人消费,具有智能化、便捷化和网络化特征,它们通常用于娱乐、通讯、办公和健康管理等用途。
消费电子行业包括从智能手机、平板电脑、个人电脑、可穿戴设备、智能家居产品到汽车消费电子产品等多个领域。
2、两个种类
从新品类到传统品类的升级
1)新品类:新的产品定义,逐步形成业内共识
比如平板、扫地机器人和无人机等都是新的品类。
2)智能化升级:十倍体验提升,逐步形成业内共识
比如对传统产品智能化的升级改造,如下:
表1:智能化升级品类案例 来源:自制
3、汇总
我们可以从大单品、可穿戴设备、智能家居和消费产品这四类看消费电子产品,如下:
表2:爆款消费电子及案例 来源:自制
其中手机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单品,巅峰期销售量一年近15亿台;其次是TWS耳机,巅峰期销售量超过5亿台。过亿销量的还有平板、智能手表、智能手环和智能音箱等。
从股价上看,多数消费电子公司股价波动剧烈,比如惠普市值223亿,仅仅是2000年的20%不到;联想集团996亿,仅是2000年的50%不到;Gopro更是只有巅峰期市值的1%,能穿越牛熊持续成长仅有苹果一家。
这背后也说明单纯的硬件护城河很浅,多数是一阵风,当景气度不在时股价就是一个历史顶点;而苹果能够长牛的原因是其以手机和IOS为核心,软硬件一体的商业模式,不断衍生出平板、智能手表和TWS耳机等手机周边其他消费电子爆款,从而持续成长的模式。
二、爆款原因分析
1、智能手机成为爆款的原因
现代智能手机开创者苹果公司,颠覆原有手机霸主诺基亚的故事人尽皆知,2007年苹果推出首代Iphone 2G,当年诺基亚的机王是大名鼎鼎的N95。
图1:Iphone2G与诺基亚N95 来源:网络
新王登基靠的多点触控新技术和新的操作系统生态,如下:
1)技术进步-多点触控
取消物理键盘,屏幕和按键一体化,改变交互方式,从单点触控的电阻屏到多点触控的电容屏,十倍提升产品体验。
2)操作系统生态-IOS和Appstore
IOS简洁的操作系统,统一封闭的架构保障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流畅性,开发者能非常方便地为IOS开发应用程序,且开发者收益稳定,达到了手机厂商、消费和开发者的三赢局面,这种网络效应的护城河非常坚固;相对而言,塞班系统架构复杂且碎片化严重,适配不同硬件需多次开发,导致开发者生态贫瘠。后未能及时转向触控屏,最终被IOS和安卓取代。
大量应用程序开发出来,极大地丰富了手机的功能,苹果最终重新定义了手机-从通信工具升级为智能终端。
图2:Iphone历年手机销量 来源:网络
手机销量迅速从千万级跨向亿级别,其中Iphone5首次突破1亿大关,Iphone6s则突破2亿大关。而原有手机霸主诺基亚则逐步衰落。
2、TWS耳机成为爆款的原因
2016年9月,苹果公司在Iphone7时同步发布了 AirPods,且取消了3.5mm的耳机接口,标志着 TWS 蓝牙耳机横空出世。
2021年全球TWS耳机销量突破5亿,成为仅次于智能手机的大单品。其成为爆款的原因如下:
1)产品定义-无线化与便捷性
无线化,摆脱有线的束缚;便捷充电,摆脱续航焦虑。
2)技术进步-芯片和蓝牙技术
技术主要来自芯片和蓝牙标准的进步
芯片:2016年苹果自研的 W1 芯片,显著提升了连接稳定性和音质,此后2019年洛达1536芯片破解了苹果的蓝牙连接协议,补齐了安卓芯片的短板;
蓝牙:蓝牙传输效率的进步,蓝牙5.0提供更稳定连接和更低功耗。
3)价格
随着安卓系TWS耳机技术的突破,崛起了大量类似于漫步者这样的公司,直接将TWS耳机从1000-2000元,下沉至100-300元的区间,甚至白牌厂商价格在100元以下,TWS耳机得以迅速普及,然后安卓TWS耳机市场份额迅速超越苹果。
表3:历年Airpod是销量 来源:自制
三、总结与展望
一)爆款定义
评价一个产品能否成为爆款,从以下两个维度:
1、体验和销量:最直接、最可辨的指标。
过亿的大单品,单一品牌销量过千万,累计销量过亿;过千万的大单品,单一品牌销量过百万,累计销量过千万;
背后则是产品的体验(好玩、好用);
2、曝光量和渗透率:能否被行业媒体广泛报道、各大线上平台搜索指数和消费者阅读指数是否足够高;
二)爆款总结
爆款的背后有如下三个驱动因素
1、技术进步和体验提升:技术驱动创新和功能突破,体验十倍提升;销量佐证;
2、市场关注:媒体广泛关注和报道,粉丝追捧;
3、价格适中:供应链与成本控制;
三)展望
AI眼镜能否成为下一个消费电子爆款?让我们对号入座
技术进步和体验提升:拍摄尚可,重量、续航和AI功能待提升
市场关注:符合
价格适中:符合
因此,三个因素已经具备两个,剩下的技术进步和体验提升这两个因素,若能在芯片、材料和大模型技术的进一步进步下得以改善,届时AI眼镜才能真正爆发。
我们要做好销量的观察,Ray-Ban Meta在2024年近200万销量的基础上,今年大幅提高销售目标至1000万,若能真正实现,或迅速将AI眼镜推向亿级别的大单品,未来将比肩TWS耳机彼时的成功。